close

 

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模式
1. 貢獻模式:
主張在特殊節日或適當機會,將教科書所忽略的優勢族群之外的民族英雄、節慶與片段的文化加入主流課程中,或是教師透過講授、經驗安排、展覽活動,讓學生接觸少數民族的文化。
2. 附加模式:
不改變既有課程模式,以一本書、一個單元或一門課的方式,將族群文化、概念、主題和觀點納入主流課程中。
3. 轉型模式:
完全超越課程附加的方式,強調課程結構、本質與基本假設的整體改變,從不同族群和文化團體的觀點,來探討概念、問題和事件。
4. 社會行動模式:
以社會事件或歷史事件為焦點,來統合各族群的觀點、經驗或感受。它除了讓學生從不同族群的觀點探討社會重要議題,並進一步針對社會問題作成決定,採取反省性的行動,以便進行社會改革。
5. 補救模式:
是以傳統的課程為核心,完全不加以改變,而針對非優勢族群學生安排各式各樣的補救方式,以提升此類族群學生的能力和學習表現。
6. 族群研究模式:
獨立開設一門族群研究的課,例如婦女研究、黑人研究等,探討特定族群的文學、歷史、文化及其所受壓迫和未來展望等。

 

教育行政發展

  理性系統  ->  自然系統 -> 開放系統  -> 非均衡系統
1900-1930 1930-1970 1970-1980 1980~
科學管理 霍桑實驗 社會系統 渾沌理論
行政管理 動態平衡 Z理論
科層體制 需求階層 權變理論
X&Y理論
激勵保健雙因子

1900~1930 科學管理時期 重視組織與效率達成
1930~1960 行為科學時期 重視心理與社會因素
1960後 系統理論時期 兼顧以上兩者

涵化與濡化

涵化(acculturation) 兩種或兩種以上文化接觸後,所導致的一文化接 受另一文化特質及互相影響的過程。

涵化重點在---形成新的文化

濡化(enculturation) 個人自幼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學習某種生活模式而成為其社會中的一分子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k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